首页     检察快讯     院情概况     机构设置     检务公开     科技强检     队伍建设     预防犯罪     专项活动     检察文苑
网上咨询平台
12309中国检察网
案件信息查询系统
代表委员联络平台
院领导介绍
中国检察听证网
当前位置:首页>>专项活动
【小荷有嘉】2025年两高报告提及的未成年人顶格判决说明了什么?
时间:2025-03-1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2025年3月8日上午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第二次全体会议上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

作了相关的工作报告


两份报告均点名举国关注的

河北邯郸初中生杀害同学埋尸案


案件回顾

2024年3月10日,河北邯郸肥乡区某中学13岁学生王某某被三名同班同学以“出去玩”为由骗至废弃蔬菜大棚。主犯张某某(13岁)手持铁锹,李某(13岁)按住受害者四肢,马某某(13岁)全程未动手却协助销毁证据。最终,王某某被残忍杀害并埋尸,其脸部被铁锹铲得面目全非。


2024年12月30日,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张某某、李某、马某某故意杀人一案,对被告人张某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被告人李某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被告人马某某依法不予刑事处罚。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邯郸市人民检察院提出司法建议、检察建议,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相关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依法决定对马某某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邯郸埋尸案顶格判决说明了什么?


1


法律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零容忍态度。判决显示,即使是未成年人,一旦犯下严重罪行,如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也将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这体现了法律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零容忍政策,无论其年龄大小。

2


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不纵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若犯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使得邯郸埋尸案的判决有了法律依据,确保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


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关注和预防。判决不仅是对犯罪行为的惩罚,也是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的一种示范。它强调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责任,呼吁各方共同努力,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4


对未成年人法律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这一案件,公众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这促使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综上所述,邯郸埋尸案的顶格判决不仅是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更是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律教育和社会责任担当的一种体现。

2025年两高报告中的未成年人司法

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报告中提到,检察机关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采取“零容忍”态度,起诉了7.4万人,包括性侵、伤害等犯罪。对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如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也依法严肃处理,核准追诉了34人。

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

两高报告强调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治理,通过制发督促监护令、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等多种措施,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和教育。例如,最高检制发了3.2万份督促监护令,4.4万名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

关注未成年人的整体保护和权益保障

报告中指出,司法机关不仅关注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还重视未成年人的整体权益保障,包括被害人的保护和犯罪预防。例如,最高法核准了对未满十四周岁初中生杀害同学案主犯判处无期徒刑的案例,并强调了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重要性。

推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作用

报告中提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家庭教育领域的指导令、学校管理的优化和社会法律的完善,共同构建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


这些措施和趋势表明,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正在不断加强,旨在通过法律手段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合法权益。



版权所有:获嘉县人民检察院版权所有

获嘉县人民检察院地址:获嘉县人民检察院      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主办单位:获嘉县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